初三语文教案【优秀10篇】-欧洲杯买球app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初三语文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初三语文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

1.积累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

二、学习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 :

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三、流程预设:

自主预习1

1、 作者介绍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2、熟悉课文,给下列字正音:

庸 碌 谀词 扶掖 枘 凿 相契 廓然无累 灰烬 涕泗横流 羲皇上人

3、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搀扶;扶助。

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

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4、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劝尉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写于儿子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整体感知《傅雷家书两则》

(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

(4)、“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合作探究《傅雷家书两则》

1、 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2、 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3、 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4、 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5、 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首先找到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初三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主旨

2、掌握各种论证方法

3、学会鉴赏格言式的语言风格

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行为美德。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

各位同学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王琳,今天借用大家一节课的时间,看看我是否有缘成为大家的老师。初次见面,想必大家看着我这位新老师,是不是心里在琢磨着:艾,这位老师长得……穿得……

可见,看一个人我们首先会想他漂亮不漂亮,帅不帅,也就是说外表美不美。

所以外表美不是不重要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二、教授新课:可结合“大长今”

1、美德

美德好比宝石 喻证

有美德的人 例证

(第一组朗读)

2、美貌

(第二组朗读)

讨论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对比中看出作者的价值取向 对比论证

大家先想想,一个长得很漂亮的人但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和一位长得比较普通但很有才能的人,你偏向喜欢哪个,或者说比较欣赏哪位?

俗话说:“绣花枕头一包草”其实就是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的鄙视。也就是大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内在表现。其实伟大的科学家培根和大家一样,他也觉得有才能有所为的人比光有美貌的人更值得肯定、赞赏。从这一段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培根的价值取向,即还有其他东西比美貌更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3、最高的美——美德

好,我们来跟着培根“仔细考究”一下:

(第三组朗读)

对比论证、例证

外在:优雅行为 形体之美 颜色之美(最直观,画家最容易表现出来)

内在:美德——最高的美(难于直观,画家无法表现)

内在外化 外在内现

随后作者进一步说明:

“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公式是简单的,机遇却是可遇不可求的,难得的。课文举例说明,可以让学生补充说明。

——美是难的。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论美》

初三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投影)

1、学习课文运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理解“骨气”的含义,认识当前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骨气,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3、积累下列词语。

吆喝 拘囚 丞相 高官厚禄 大声疾呼 拍案而起

嗟来之食 宝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

本文是怎样选择和安排典型事例,用事实证明观点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961年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伟大先人的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汲取力量,斗志昂扬地建设我们的祖国,历史学家吴晗写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文章——《谈骨气》。

板书课题:2谈骨气吴晗

2、作者简介

吴晗——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马人。

3、生字词学习(资料)

1)要求学生齐声朗读生字词。

2)要求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解决。

4、轻声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同时思考下列问题:(投影)

1)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什么主张?

明确: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即中心论点)

2)开头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孟子的话,是为了具体解释“骨气”的含义

(全班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深入理解“骨气”的含义)

3)(点名朗读三、四自然段)要求学生概括段意,分析它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明确:

第三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

第四段:从继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时代“骨气”含义也不同。

这两段是对“骨气”含义的深层分析,增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中心论点具有不辩驳的气势,支持论点。

4)课文提出中心论点后,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论点的?

明确:精选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

5)要求学生口述文中的三个事例并分别拟上小标题。

初三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教学重点

“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难点

“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一、话题导入

激活思维

二、掩卷沉思

整体感知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

(学生发言)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播放朗读课件)

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才能与他相知交流。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总结:

1、感知人物

人物: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我”

问题设计:

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

(众说纷纭,预计会落在“我”和“闰土”上,让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总结:

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感知情节

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给学生创造自由发表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三、品味作品

问题探究

问题设计:

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

(学生复述情节)

3、感知主题

问题设计:

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总结:

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而“我”却以沉重的心情感叹物是人非。在离开故乡时,发自内心的呼喊:渴望人与人的沟通,渴望新生活。

1、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

(生答:变)

问题:

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人变(以闰土为例课件展示)

对比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②景变(课件展示)

二十年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美丽)

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阴晦)

2、问题:

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

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3、问题:

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记忆中的故乡如此美丽,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如此让人失望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

4、问题:

在表现人物二十年前的关系变化时,你觉得哪些情节最能触动你的灵魂?

(学生发言)

分析示例:

一声“老爷”呼出了小说的主题

儿时亲密无间的伙伴,二十多年后的聚首,一声悲惨而又冰冷的“老爷”生生把两个本该是“西窗剪烛”“夜话巴山”的朋友隔成了两个迥异的世界。这中间,隔着的应该是推不倒的大山,填不尽的汪洋,即使是愚公、精卫也奈何不了的`。这也带给作者深深的思考:

齐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教师总结: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

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所起的渲染、烘托作用。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理解小说主题。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带着思想去朗读。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四、关注社会

话题链接

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就像是一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是无限广大的。于是作者写道:

(课件展示)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提问:

同学们认为作者对待希望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

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有了希望不去实践,也就无所谓有;只有勇于实践,希望才能成为现实。

1.与闰土对话

小说中的闰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小说中的故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代表。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感受着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此时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

师生畅谈新农村:

⑴我家昨天领到一笔数目可观的独生子女费,全家可高兴了。

⑵我家生活比较困难,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

⑶我家领到了一大笔种粮补助款。

⑷邻居女儿上大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是无息的。

……

2.与先生对话

同学们,从阴晦的《故乡》中走出来,让我们畅然的呼吸新时代的空气。忽然有所感悟: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人间了!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3.让想象飞起来

假如时间可以压缩,21世纪的今天,“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能不能让“我”再回一次故乡?能不能让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深入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土地政策、“两免一补”等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意在引发学生对新旧社会人际关系的认识,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鲁迅先生心声的共鸣。

意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融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闰土到你的家乡来做客?请展开合理的想象,表现一定的主题,编写一个故事

所编故事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附:

板书设计

初三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快速阅读中准确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2、学习把人物放在文化背景中展示,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会逐步深入地描写内容。

3、了解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课文较长,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读准确捕捉有价值信息要依靠课前充分预习。

2、引导学生探究犹太精神的来由及正确认识犹太精神的价值。

预习:

1、了解电影《索菲的选择》、《辛德勒名单》的情节内容,了解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

2、课前收集作者铁凝资料,了解其创作历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

1、提示单元学习主题:迅速捕捉阅读信息。要求快速阅读文章,准确捕捉文中有价值的信息。

2、引入课文:板书马克思、达尔文、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名字。

简单介绍: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达尔文(生物学)、爱因斯坦(物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

这些人的非凡的成就是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但他们都属于同一个民族:犹太民族。犹太民族中杰出的人物远远不止上述的几位。为什么犹太民族会如此的优秀?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铁凝一起通过一个在语言方面有出色成就的犹太青年去揭示这个答案吧。

3、请同学查看作家铁凝的资料(新课程导学),回家后积累在《作家作品资料本》上。

二、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课后练习一,读了本文后你会留有怎样的印象,在这些印象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可删除)

三、刚才很多同学都提到了戴维·费尔斯汀的杰出的语言才能,那么作者在文中写到了戴维的那些语言成就呢?(小组交流讨论发言)

明确:四件事:1、阅读中文长篇小说,2、流利的普通话,3、通过美国汉语水平高等级考试,4、还掌握了多门外语。板书:杰出的语言才能,优秀的犹太青年

四、戴维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出色的成就?(小组讨论交流发言)明确:是戴维的家庭造就了他出色的才能。戴维家是个什么样的家庭呢?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描述。

明确:亲情,和谐朴素而有克制,彼此关切,能细致地欣赏对方的好意;父母都有教育背景。是这样的家庭氛围给了戴维处世的条理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向难题进攻的巨大韧性和耐力。

板书:和谐的家庭氛围,爱而不溺的教育

五、说到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能。因为智能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能就永远跟着你。”

1、这个故事发生在几乎每一个犹太家庭中,我想,戴维的父母在小时候也一定讲过同一个或者类似的故事,一个家庭良好的氛围和教育能够造就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一个民族的众多杰出人才呢?

(民族精神)2、作者在哪里发现了犹太的民族精神?犹太会堂,费尔斯汀拉比教她用希伯来语说“生命”与“和平”的时候。

3、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寻找最能概括犹太民族精神的句子。(讨论交流)

“正是对生命不衰的热爱和对和平执着的祈祷,支撑着犹太民族不断战胜人类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难,使他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重视知识、教育和文化,也更重视为自身的发展开创更理想的环境。”

板书:热爱生命,祈祷和平生命与和平相爱,才造就了马克思、达尔文、爱因斯坦和千千万万个戴维这样杰出的人物。

六、作者在犹太会堂中找到了犹太的民族精神,找到了戴维何以如此出色的原因,为什么还有后面的几段文字呢?(小组讨论交流)

1、最后这几段,作者将探究发现的民族精神归结到个人的身上,在戴维身上来印证这个结果,抒发自己的感受。

2、作者为什么愿意相信戴维小时候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

明确:因为作者发现:犹太人经历了苦难与屈辱具备了热爱生命、祈祷和平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使得犹太民族的智能和创造力非常突出,而如果我们都能把生命与和平紧紧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人类也能具备非凡的创造力!

3、在14段中,作者连用5个因为,有什么好处?明确:展示戴维成长的人文环境,道出犹太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源泉。

小结:

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祖先的辉煌和千百年来的屈辱史的犹太人具备了热爱生命与和平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孕育了犹太家庭和谐的气氛,而这种气氛又造就了杰出的犹太人。作者在写作时将这个探究的过程倒过来写,个人——家庭——民族。这种写作的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初三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了解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让学生品尝,然后问学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现在的草莓和其他季节草莓在味道上的区别。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节上的差异,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引导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观察事物,把思绪展开,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发自己的感情;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劝戒人们珍惜时光的诗歌进行朗读,让学生仔细体会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前先买一些草莓,准备上课时带到教室;课前找一些描写由夏季到秋季转变时情景的文章。

2、学生准备

课前认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的疑问;找出本文的写作手法,并和前面几篇作比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的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二、初读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三、正音

槲树 枝柯 禀赋 馨香 璀璨 惴惴不安 葱茏茂密

生意盎然 兴味醋然 湛蓝 沁人心脾 隐瞒 如花似锦

顷刻之间 韶华灿烂 荒诞 赋予 似水流年 从容不迫

四、研读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说说这几段描写的主要内容。

九月的农村景物

2、第1段和第3段描写的是同一个时节的几乎又是相同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这样着墨?

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反应出来的人的心境也不相同。

3、第1段中的景物有何特点?人的心境如何?第3段呢?

4、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是与六月的景物形成比照,从而强调已逝的六月,景物的“另一种模样”和人的“另一番滋味”。

5、能不能揣测一下其中更为深层次的意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强调时光是从不随人的意志在流逝着。

6可人们的思维有时却会陷入一下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呢?

以为一切都没有变。

7、作者这样一番感悟缘于什么呢?

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8、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点题

9、概括1-3自然段的内容,并根据全文行文的思路,说说它的作用。

叙写了季节更替的不可抗拒,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回顾上堂课的内容:文章的第一部分,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这一感悟的核心就是流年不再,作者借此为后文的联想作了铺垫。

二、研读

1、齐读4-6自然段,说说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

是写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2、说说这部分文字与前文的照应关系。

4、5段分别照应1、3段

例:

a:第1段: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第4段: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b:第3段: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第5段: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c:第3段: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第5段: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4、作者借此来说明什么道理?

时光的一去不复返。

5、那么作者是否一味地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请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来说明。

例:

a、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b、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c、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d、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6、说说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作者将“六月草莓”与“妙龄十八的馨香”融合在一起,展示的是自然与人生的诗意的融合,给读者以更辽阔的思维空间。

板书设计:

4、草莓

九月 夏意正浓 联想 流年不再 珍惜生命

六月 秋的气息

初三语文教案 篇7

内容预览:

比较·探究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

一、导入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解题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

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

讨论后明确:

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从中可看出德军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

比较·探究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这个重大的事件。

2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3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二战的转折点引入

二学生读课文

三注意重点字词

四问题探究

1同样写战争,《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这篇报告文学与《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内容具体。

《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语言准确、平实、严谨。内容概括。

2《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为什么作者主要写的不是战斗,而写被围困的德军缺乏食物,饿的消瘦?这篇文章很有文学性,但跟写战争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突出了德军被苏军包围后陷入困境,连食物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战斗力。同时告诉我们侵略者发动不义战争的悲惨下场。

3在《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叙述中,你觉得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他如何使叙述变得生动起来?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加入了作者的情感

----引用了很多人的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多角度叙述

----幽默风趣、富有调侃的语言

作业:

搜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资料。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教案设计

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中学 贾凤翔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

一、导入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解题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

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

讨论后明确:

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从中可看出德军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

初三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3、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面对着自己的成绩,你是否反思过自己学习的态度呢?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堂实录

一、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掌握生字生词

1、掌握生字读音。

佝gōu偻lóu骈pián进亵xiè渎dú

心无旁骛wù强聒(guō)不舍禅chán师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三、了解议论文相关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材料。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3、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三、学生读全文,思考问题。

1、作者围绕“敬业乐业”的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问题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作者把“敬业与乐业”归纳为“责任心”和“趣味”,并且说到“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3、“敬业与乐业”中的“业”指的是那些职业?

4、你认同文中所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观点吗?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

5、梁启超先生的“敬业”说,有什么意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谈一谈。

明确答案: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x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4、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5、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写作思路。首先文章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可以体会到作者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课后习题

在作业本上整理文章的生字和解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2、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3、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教学重难点

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章,了解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对观点进行论证的。

课堂实录

一、复习上一节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注意文章中提示性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等字眼,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1、2段)

“第一要敬业。”(3、4段)

“第二要乐业。”(5、6段)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7段)

“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由此可见,本文总体论证结构为“总—分—总”式:开头阐明题眼,总起全文,主体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结尾合拢总结,收束全篇。层次清晰,条理井然。

二、认识本文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点。

相同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3)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

(1)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三、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论点”就是作者是文章中要表述的主要观点;用来支撑、证明观点的道理和事实就是“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之为“论证方法”。本文为了论证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的论据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答案:

1、事实:

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同样神圣和可敬;

当木匠做成一张好桌与当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与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英国人做事走路专注是敬,法国人做事走路散漫是不敬。

——以上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2、名言警句:

“主一无适便是敬”——朱子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以上运用的是“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四、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这两种说法,你对这两种说法有什么认识?

明确答案:

前者突出了一个“敬”字,后者突出了一个“乐”字。因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工作生活的道路也就不同,有的是先“干”后“爱”,有的是先“爱”后“干”,但终究是要既“爱”又“干”的,二者是不能割裂的。

课后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引用经典、格言、名人事例,在主观与客观上讲述了人类生活重的“业”以及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表明了敬业、乐业的人生态度。希望同学们以文中所说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去提升我们的学习,去实践生命的价值。

课后习题

1、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小练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初三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解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1、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

学法指导:

大声地朗读,生动地译读,多元地品读,优美地范读

一、教学过程:

导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

二、七嘴八舌话《诗经》

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

(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诗经》六义:

作品分类:《风》、《雅》、《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2、教师问:《诗经》离我们远吗?

ppt展示———跟《诗经》有关的

①成语

②名句

③诗词

④名号

《诗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它的文化传统就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

三、一咏三叹吟读《关雎》

1、全班齐读(订正字音)

窈窕yǎo、tiǎo、淑shū女、好hǎo、逑、寤寐wù、mèi

2、男女和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

3、学生个读、评读

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思考: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四、诗情画意译读《关雎》

1、吟读诗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

雎鸠和鸣图——舒缓、平正(美好,生机,岁月静好)————ppt图片展示

少女采荇图——渴慕、爱慕(清新、活泼)

长夜难眠图——忧思、惆怅(速缓、调沉—急切,速稍快)

琴瑟鼓乐图——喜悦、庄重(“钟鼓乐之”语顿、重音)

2、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4、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五、意趣盎然品读《关雎》

引:好诗不厌百回读,《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大家深入品读比诗,读出其美。

初三语文教案 篇10

一、导入新课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特定时期鲁迅先生如何批驳那些不自信的言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二、复习提问

1、 通常写驳论文批驳对方有哪几种方式?

2、 解释:怀古伤今: 渺茫:

三、展示目标:

1、了解驳论文及其写法(驳论证),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2、学生会写简单的驳论文;

3、培养学生自信品质,使其正视困难与挫折

四、自学设计:

1、 学生读课文自学;

2、 讨论回答问题:(出示自学问题)

(1)、作者要批驳的一方的论点、论据分别是什么?

(2)、作者分几步去批驳对方的言论的?有论据吗?

(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看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玩味句中加点的词,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3、自学指导及情况反馈:教者提问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再叫学生补充。

五、点播、精讲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略)

2、分两步:先直接反驳,再间接反驳。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现在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3、作者对如何考察自信力的有无,指出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喻。

4、“总”写出了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姿态;

“只”写出了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写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嘴脸。

六、小结:

本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论,明确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出作者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七、课堂训练:

1、 注音:

玄虚( ) 前仆后继( ) 诓骗( ) 诬蔑( )

2、填空: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________家,____ 家。他的一生留下了800多万字的作品,有散文集《 》,小说集《 》、《 》,诗歌集《 》,尤其是他的杂文语言泼辣、犀利,富有讽刺意味。我们本期已经学过他的小说《 》。

3、 抓住突破口,学写短小驳论文。

参考话题:(1)、如今有了计算机,没有必要练字了。

(2)、网络上知识丰富,学生经常上网有利于开阔视野。

(3)、滴水不绝可穿石。

(4)、绳锯木断。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堂预习内容;

1、练习(二);

2、全面复习第四单元,整理本单元一览表。

鲁迅先生的作品语言比较晦涩,用词精辟,结构严谨,学生不易理解,而本文批驳的又是论证过程,教后经本人询问部分学生还是未吃透,以后要多花气力引导他们认识作者严密的论证,孰能生巧,见得多了学生定会轻松理解。

相关热搜

相关知识点

网站地图